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周婷玉、刘丹)导师经常在外跑课题、项目,学生一年难见导师一面,这种状况在我国大学中并不鲜见。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该如何处理?
正在参加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中外校长一致认为,“大学教授应该重视科研课题,而且必须有科研课题。”但他们又几乎同时强调,不能因忙课题而疏于对学生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应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引导、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大学教授申报课题虽然耗时耗力,但这对教学和科研都是必要的。教学是教授的天职,可是一位大学教授如果没有好的实验设备和课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授本人和学生的科研水平都难以提高。同时,申报课题的过程中也是教授的一个学习过程,他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掌握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水平,才能提出有创新性的课题。
“通过科研项目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创新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科研和教学应该把“培养人才”当成共同目标。如果争取到项目后,教授只是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并从中获利,而不是在过程中进行指导,那就偏离了主题。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雷泽也表示,大学教授一定要争取科研项目,关键是要看他把精力放在有市场价值和经济收益的研究上还是为追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课题上。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说:“大学是教学和科研中心,争取到科研课题对培养学生有利,因为大学不仅仅是讲授知识,还要结合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所有珍惜声誉的大学都会把培养学生放在首位。”
在葡萄牙,大学教授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竞争科研经费。为此,里斯本大学专门成立“中央研究室”,帮助教授申请项目资金,让教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校长安东尼奥·诺沃阿说,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是大学教授的一项重要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