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央企在线
 
中核建设集团核电站自主化建造关键技术获新突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9日   来源:国资委网站

    2006年7月13日,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承担的“核电站主回路管道窄间隙自动焊工程应用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目的研究成功,是我国在核电站自主化建造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的一个重大突破。

    据悉,此项技术有望应用于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一旦应用成功,将填补中国核电站主回路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在工程应用上的空白。

    核电站主回路管道的焊接是整个核电站建造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核电站建造的质量和进度。采用窄间隙全自动焊接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反应堆主系统关键路径的安装周期,为整个核电站建造缩短周期创造条件。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整个焊接过程的各项参数完全处于可控状态,进一步提高核电站主回路管道的焊接质量。

    就焊接技术而言,经过前两轮核电建设的锻炼,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造的手工焊接技术。但是,对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焊接技术还一直有待掌握。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为此将该科研项目评审立项,由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承担研究任务。从最初的项目立项、设备采购,到有针对性地为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应用研究,整个过程历时两年半,终于在2006年6月底完成全部研发工作。

    据该课题项目负责人徐建魁介绍,此项技术在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只是小试牛刀,解决好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及为未来核电检修提供技术储备才是该项目更大意义的所在。徐建魁说:“我国正在准备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实现主回路管道的自动化焊接,如果我们在这个关键技术上迟迟没有突破,将会影响引进的整体步伐。此外,随着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的不断增加,核电站在役检修和技术改造行业将逐渐形成。而该项技术可以使操作人员在远距离、无放射性的环境中可靠地从事焊接工作,将成为核电站在役检修中的必备技术。”

    此次鉴定会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组织召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的领导、代表和专家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关链接
· 中核建设集团承建国内最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启用
· 中核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 中核集团印发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防范生产事故
· 中核集团与华电集团联手建设福建福清核电站项目
· 中核集团公司计划在核电等产业中培养2000名技师
· 中核集团0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80亿 实现历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