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家地震局:我国减灾实效地震预报跻身世界前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吴晶晶、隋笑飞)记者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我国已实现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跻身世界地震预报领域前列。

    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至少减少了近10万人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作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此后的30多年来,我国先后对1976年四川松潘7.2级地震、1985年新疆乌恰6.8级地震、1995年云南孟连7.3级地震、2003年云南大姚6.2级地震和甘肃民乐6.1级地震等20多次地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预报,取得了减灾效益,也大大增强了人们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介绍,目前我国建立了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近万个群众业余监测哨,覆盖全国、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初具规模。这为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一年左右的中期地震预报准确率达到20%到30%,短期地震预报准确率不到10%。”陈建民同时表示,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经验性的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地震预测预报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科学地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地震预报方法仍是经验性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陈建民表示,要解决地震预报的难题,必须大力发展地震监测技术,建立立体地震观测网络,显著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这可能需要几代地震工作者的努力。(完)  

 
 
 相关链接
· 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地震:公众应树立地震危机意识
· 地震科技创新与研究所改革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 专家介绍地震自救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