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后贝加尔斯克(俄罗斯)7月28日电(刘蓉蓉 陈树辉)由40多名成员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大型报道团28日上午11时顺利通过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境内的后贝加尔斯克,开始了在俄罗斯境内为期约40天的采访活动。
报道团团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主任尹力在过境仪式上说,报道团将途经俄罗斯境内近20个城市,并沿途采访当地的政府官员、各界友好人士及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努力探寻中俄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与现状。
“同时,报道团还将通过对俄罗斯境内各个城市自然风光及社会风貌的介绍,向从未去过俄罗斯的中国百姓展现一个真实的现代俄罗斯,以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尹力说。
“中俄友谊之旅”大型跨境采访报道活动是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承办。
据介绍,报道团驾驶13辆越野车自7月25日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发以来已行进了2600多公里,途经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并于7月27日晚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
进入俄罗斯后,车队将依次穿越后贝加尔斯克、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泰舍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秋明、叶卡捷琳堡、彼尔姆、伊热夫斯克、喀山、下诺夫哥罗德、伊万诺沃、沃洛格达、圣彼得堡,并计划于8月底到达莫斯科。车队行驶的总路程将为1.5万公里。
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参与此次报道的还有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青年报、北京交通广播、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之声电台、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等中俄媒体。(完)
中俄边贸蓬勃发展 两国人民受益匪浅
新华社后贝加尔斯克(俄罗斯)7月28日电(刘蓉蓉 陈树辉)“要是没有中俄边贸的蓬勃发展,我不可能拥有今天的一切。”36岁的满洲里口岸大酒店总经理王泽军在谈起自己的致富经历时颇为感慨地说。
7月28日,“中俄友谊之旅”大型报道团来到与俄罗斯相邻的、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之一满洲里,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正随着中俄边贸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14年前,中俄贸易开放之初,即将大学毕业的王泽军怀揣2000元人民币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来到满洲里开始同俄罗斯人做贸易。
“那时我主要经营服装、水果和木材。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艰难,可是没过多久生意就走上了正轨,并一直发展得相当不错。”王泽军说。
现在,王泽军除了继续同俄罗斯人做贸易外,还经营着满洲里口岸大酒店,并拥有上千万元的资产。
满洲里市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在当地像王泽军一样通过从事中俄贸易而致富的中国人数不胜数。
据满洲里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仅今年1-6月份,满洲里市对俄贸易总额累计实现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出口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63.2%,进口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
从中俄双边贸易中得到好处的不仅仅是像王泽军这样的中国人,同时还有俄罗斯商人。伊万诺夫是王泽军多年的俄罗斯生意伙伴。他说:“中国的商品很便宜,质量也好,在俄罗斯很有销路,我们从中获得的利润很可观。”
在满洲里采访时,记者看到了很多像伊万诺夫这样的俄罗斯商人,他们到中国采购服装、电器、蔬菜和水果等商品。当记者随后来到俄罗斯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市时,发现当地老百姓用的商品大都来自中国。
28岁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说:“中国商品价廉物美。现在我们都喜欢买中国的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说,作为连接中俄贸易的重要枢纽,边境城市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的商贸一直是反映中俄双边贸易繁荣与否的晴雨表。
近年来,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05年年底,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今年前6个月,这个数字已达到151.4亿美元。
姜毅说,中俄两国边民的生活变化和富裕既得益于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同时也促进了这种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在中俄交界的地方,两国的经济融合正在不断加深。”
“中俄友谊之旅”大型跨境报道团由40余名成员组成。他们从7月25日起至9月5日开车穿越中俄22个城市,并沿途进行采访报道。这个活动是中国“俄罗斯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