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苏浙一带电力供应仍有不小压力,但与往年“电源性”缺电不同,今年则是“电网性”缺电———有电送不出。来自苏浙电力部门的统计,今年前四月,温州市拉闸限电次数已经超过6236次,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次拉闸;台州玉环数月前制定了今夏“停二开五、停三开四”的预警方案;南京、徐州等地同样面临类似问题。
一度电,从发电厂到最终用户,需要经过55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五次梯级输送,最终以220伏电压进入居民家中。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力输送就像人体的血液流动,从心脏逐级输送,一直到离身体最远的脚趾,负责输血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必须都畅通,任何一个地方堵塞,输送就没法完成。他说,苏浙一些地区,区域性主干电网虽已建设完成,但送电到户的“毛细血管”没有畅通,导致缺电。
浙江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张建华告诉记者,以杭州为例,从正常负荷标准看,杭州七成以上的变电所已不堪重负。一旦有一座550千伏变电所发生故障,1/4的杭州居民就将无电可用。电网“卡脖子”的现象在宁波、温州、台州等地也很典型。
在江苏,供用电也不容乐观。江苏省电力公司新闻处处长沈伟民透露,江苏省今夏供用电虽基本平衡,但如遇持续高温天,拉闸限电必定发生,“不是没电,是电网没有能力送”。
电网为什么总不畅通?除了电网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用电量增加的速度这一客观原因,还因为电网建设,特别是“毛细血管”电网的建设,遇到一些障碍。苏浙两省相关部门透露,电网建设部门在线路路径、变电所选址等问题上,与所在村镇难以达成一致。当地居民以“环保”、“电磁污染”等为借口,导致工程征地困难。张建华提到此事便头疼不已,“政府在征地拆迁时,一些居民以‘健康受损’为由,漫天要价;一些集团为了其部门利益,也是狮子大开口。”
那么,电网真的会带来噪音和磁场干扰吗?沈伟民解释,国际标准规定,9000赫兹以上的频率才成为射频,对人体有害;而我国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赫兹,只相当于微波炉的频率,对人体几乎没有伤害。
目前,苏浙两省正针对电网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问题,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两省电力公司都认为,“电网性”缺电的现状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明后两年,这一矛盾可能会更突出。(实习生 龚芹 记者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