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牡丹江7月31日电(记者梁书斌) 记者在31日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少省、区、市建立了自己的省、市、县级名录,我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据介绍,我国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效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

    据了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在市级名录的基础上产生;市级名录应在县级名录的基础上产生;县级名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深厚基础。

    2006年5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对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河北、辽宁、浙江等11个省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6个省、区、市正在建立省级名录。云南省公布了8589项县级保护名录、3173项州(市)级名录、147项省级名录,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名录体系。苏州市已公布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家庄市、宁波市、绍兴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也公布了市级名录。(完)

 
 
 相关链接
· 宁夏出台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 蒙古族四胡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黄帝陵祭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江苏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
· 蒙古族长调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