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少数民族出版物已走向国际市场传播民族文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31日电(记者李晓玲、马扬) “我们出版的藏文书籍不但满足了藏族读者的需要,还出口到印度、尼泊尔。”民族出版社藏文编辑室副主任达尔吉日前自豪地对记者说。

    如今,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大型图书馆和研究机构,都能找到中国的少数民族出版物。每年,都有许多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物经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推介到世界各国。去年,我国出口的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出版物达40万码洋,其中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占三分之一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近年来,藏学、蒙古学、西域文化、彝文化、古纳西文化成为国际上热门的研究领域,对中国民族图书感兴趣的外国研究者和读者也越来越多。加上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有关中国民族语言的双语词典和民族文化旅游中的外文工具书也随之成为热销书。

    “民族医药、民族文化和民俗类的图书是最受国外受众欢迎的少数民族书籍,我们出口的少数民族出版物也多侧重在这些方面。”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毅力特说,“一些拥有与中国少数民族同宗同族又跨境而居民族的国家是少数民族出版物出口的主要市场。”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图书出版机构,民族出版社的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大放异彩。这个拥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个少数民族文字编辑室的出版社,成立53年来,已经出版了各种民族文字出版物累计达1.6万余种、2.6亿多册。这些出版物中经典著作成为世界各国图书机构的热门收藏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王英利说,民族出版物是很好的出版资源,中国的出版机构要把丰富的出版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去传播民族文化。

    “我们出版的蒙医蒙药类和民俗类的蒙古文图书受到了蒙古国读者的喜爱,我们计划今后多出口这些种类的蒙古文图书,把我们最精粹的部分介绍给世界。”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额敦桑布如是说。(完)

 
 
 相关链接
· 民族文字出版物将以最完整最全面的方式首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