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推广公益性文化项目 政府买节目群众饱眼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日   来源:人民日报

    杭州市政府今年采购公益性文化项目的“菜单”近日确定,市里将拿出约160万元,采购优秀的文化产品免费或低价供市民享用。从7月底到10月底,杭州市民可以在吴山广场、运河文化广场等10处城市广场一饱眼福,每周各个广场上都将放映1至3场露天电影。这项名为“百花电影广场”的群众文化“盛宴”,就是杭州采取政府采购、市场运作的方式提供给公众的文化产品。

    和杭州一样,浙江各地先后启动了精神文化产品政府采购、市场运作的办法。全省各级财政不仅对文艺院团实行按演出场次补贴,鼓励多演出,还出资采购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据浙江省文化部门介绍,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公益性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通过“以购代拨、以奖代拨”的市场手段扶持公益性文化项目。去年,杭州政府有关部门出资80万元,为群众采购了“百场综艺晚会”、“百场音乐会”、“百场电影到农村”等,演出总量达520场,观众70多万人次。在近日公布的“菜单”上,杭州歌舞团的“星期六音乐会”和杭州越剧院的“周末越剧大舞台”分获30万元政府资助,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百场演出进社区、村镇”和杭州话剧团“话剧进校园”分获20万元政府资助。

    公益性文化项目实行政府采购、“以购代拨”,使得更多质优价廉的精神文化产品涌现出来,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政府从以往只管投入,变为全程监控文化产品质量。在杭州,政府部门采购的文化产品都要签订合同,以确保演出节目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让群众喜闻乐见。文艺院团要争取到政府采购的青睐,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文艺产品质量。为了让文化产品更对群众口味,一些地方采取送戏下乡、送演出进社区等方式,还可以由群众来“点单”,根据群众的需求推出适销对路的文艺产品。

    政府对公益性文化项目的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不少政府采购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因其过硬的艺术质量、数目可观的观众人数,吸引了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来参与投资,产生了多方受益的多赢效应。像宁波的“百场音乐会”活动,除获得市政府少量资金补贴外,还得到了企业的支持,连续两年出资100万元予以冠名赞助,较好地解决了演出运作的成本难题,探索出一条政府、企业共同办文化的有效途径。 (记者 江南)

 
 
 相关链接
· 科威特举办中国电影周
· 美国休斯顿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开幕
· “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藏品展”将在江苏举行
· 广东激发文化生产内部活力 建设“文化大省”
· “中国湖北文化周”在瑞典举行
· 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节8月8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