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这一以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人民群众的主管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哪些重点工程呢?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广电总局对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有何重大举措?
答:国家广电总局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和广电实际,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部署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三大工程。这三大工程是广电总局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
其中,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是巩固和完善已建的村村通工程,遏制无线覆盖滑坡;扩大覆盖范围,扫除覆盖盲区;提高覆盖质量,增加节目套数;改进服务方式,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计划用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广大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多套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改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滑坡的局面,促进城乡广播电视协调发展。
实施西新工程,就是继续巩固和扩大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和边境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就是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繁荣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突出发展流动和固定的数字化放映,积极推进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农村公益型放映,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发行放映主体,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问:通过实施广播影视三大工程,农民群众能享受到哪些实惠?
答:通过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十一五”时期全面实现所有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解决大约420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80%以上的人口能够免费接收多套无线节目问题,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建设,利用有线电视、卫星共用天线接收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增加节目套数,使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包括中央、省和当地节目)。
目前,广电总局正在浙江等4个综合试点省和广东等4个专项试点省(区),以及这些省(区)所辖的宁波等16个市推进电影数字化放映试点。试点市的每个县、每个乡各配备一套放映设备,组建一个放映点。国家广电总局每年选定不低于60部的专供农村放映的故事片和不低于30部的科教片,由政府出资购买后,免版权费向农村地区发行。农民群众可以免费观看这些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场次。与传统16毫米胶片电影相比,此次农村电影放映增加了科技含量,采用了数字化放映方式,银幕有效画面从原来的3.2米扩大为4.5米到7米,声音由原来的单声道模拟声改为具有影院效果的5.1立体声,极大地提高了视觉冲击力和声音的震撼力。同时利用卫星技术进行影片发行传输,极大提高了影片发行传输效率,节省了发行成本。
问:目前三大工程进展情况如何?
答:按照总局安排部署,目前三大工程进展顺利。根据2月份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召开的新一轮村村通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村村通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摸底调查和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摸底调查主要是进一步核实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的情况、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的情况。“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和村村通技术方案制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试点工作。4月25日,广电总局召开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工作,今年在浙江等4个综合试点省和广东等4个专项试点省(区),以及这些省(区)所辖的宁波等16个市开展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和数字化放映试点工作。各试点地区目前正在进行落实资金、设备采购安装和队伍培训工作,下半年将启动放映,年底前完成放映6场的任务。
西新工程按照预定部署,已完成第三阶段二期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施工建设和二期整体验收工作。同时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落实工程第四期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