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市采取人性化措施确保城乡群众平稳度过旱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8月18日电(记者程正军)面对50年一遇特大干旱,重庆市特别针对连晴高温给城乡群众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确保城乡群众平稳度过旱期。

  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市遭受了50年一遇特大干旱,高温及持续过程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17日,重庆市40个区县农作物受旱面积1965.83万亩,772.16万人、723.91万头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连晴高温对城乡群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日重庆市还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确保了城乡群众在旱期中平稳生活。一是对城市低保家庭中的“三无人员”、重病人员、重残人员和60周岁及以上老人给予高温消暑补助,每人一次性补助20元;在高温酷暑天气期间,70岁及以上老人乘坐公交车实行免费;对当前因灾缺粮生活困难的农户,各区县要保证他们的基本口粮。二是为切实保证野外高温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重庆市政府已明确要求各建设单位不得在11时至16时之间组织生产。三是为解决主城区群众吃菜难,重庆市在组织外调蔬菜救急的同时,对藤菜、黄秧白、莲白、瓢白等四类绿叶蔬菜实行限价销售。四是与积极组织外地电煤入渝同步,对用电大户企业安排高温假或延长高温假,腾出电力用于农业抗旱救灾,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五是要求自8月16日起至高温酷暑天气结束,重庆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中央在渝各单位组织职工轮休。

  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面对50年一遇特大干旱,重庆市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千方百计筹集抗旱救灾资金,旱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抗旱保饮水、抗旱防疫病、抗旱防火灾、抗旱夺丰收的“四抗”工作目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抗旱救灾工作。(完)

 
 
 相关链接
· 重庆大部分地区仍以高温天气为主中西部旱情加重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谈极端高温天气
· 特大旱灾已造成重庆直接经济损失达28.7亿元
· 全国作物受旱1.01亿亩 各地各部门紧急动员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