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明年将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9日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从1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获悉:我国将在明年开始建立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这个星座系统最终将由8颗小卫星组成,明年将首次发射其中的3颗。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卫星系统是指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数据下传及在轨运行管理等内容;地面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接收及其标准化处理、分发服务以及对卫星有效载荷的业务运行管理等内容;应用系统主要涉及卫星遥感数据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领域的应用,即围绕特定应用目标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数据应用产品生产等,及时、准确地为环境和灾害监测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小卫星星座系统与常规卫星相比有着怎样的优点呢?这位负责人分析,小卫星星座系统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相比而言,具有成本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针对环境监测发射了专用的环境卫星。虽然我国已有2000多个地面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产生3000万个环境监测数据,但是这种方式基本停留在常规阶段,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罗毅表示,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就是要通过构建多颗遥感小卫星组成的星座,与现有的地面环境监测站共同组成立体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快速、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和综合减灾能力。

    据悉,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包括两颗光学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第二阶段目标包括4颗光学卫星和4颗雷达卫星。第一阶段的研制工作将在2007年前完成,预计将在2007年下半年发射。 (王玲)

 
 
 相关链接
· 两岸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共享山地灾害防治经验
· 江苏省领导检查环境预警应急工作 保障人民安全
· 广东省主要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提高减灾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