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岛按照“三个一批”方针多步骤促品牌经济升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以著名品牌为先导形成品牌经济,已成为青岛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青岛上下按照“提升壮大一批、扶植培育一批、恢复挖掘一批”的方针,采取多种步骤促进品牌经济的升级。截至目前青岛工业名牌企业经济规模已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青岛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44个,“青岛名牌”215个。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29.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居山东全省17个地市首位。今年1到5月,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94吨标准煤,比去年下降2.05%。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1.06吨标准煤,比去年下降9.4%。

    海尔工业园区中已形成一条家电产业链:14个海尔整机厂共吸引部件组装厂12个、零件厂55个、原材料及加工厂7个。目前,青岛的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等产业集群均以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为主导构成,青岛通过“以牌扩业”、“以牌聚群”和“以牌成链”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名牌产业集群”的发展,仅“海尔”、“海信”这两个品牌背后,就聚集了规模以上家电企业80多家,以540亿元的年产值排在青岛六大产业集群之首。

    青岛还培育和扶植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和新领域品牌。“青岛软控”的生产运营模式是典型的“水泥+鼠标”,即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化。这家公司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橡胶轮胎企业信息化工程解决方案,实现设备控制数据和管理数据集成化和网络化,并实现所有生产、检验、使用数据的记录和跟踪。目前,企业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5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崂山可乐”近年来异军突起。这种饮料本是国内最早的碳酸饮料,但在“洋可乐”冲击下,“崂山可乐”逐渐从市场中淡出。在青岛市政府支持下,2004年3月投资数千万元新建的3条生产线成功下线。“崂山可乐”带着崭新的红色外包装一夜之间进入2000家商场、超市,2005年销量增长257%。

    在品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日前,青岛对全市历史上获得“青岛金花”奖的31个产品逐一梳理分类,制订了“一牌一策”振兴方案。经过推动和扶植,鸡牌味精、大金鹿自行车、金锚手表等一系列老品牌将重新焕发青春。(记者宋学春)

 
 
 相关链接
· 河南:品牌经济让“中原粮仓”变身“中国厨房”
· 浙江加快品牌大省建设 品牌经济要超经济总量10%
· 江西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经济成全省经济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