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东展开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全省主要城市供水安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1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地下水越来越成为山东最主要的“水袋子”,可是这个水袋子的安全却越来越多地遭受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威胁。为此,一项旨在研究山东全省主要城市供水安全的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已全面展开。

    地下水是山东省的主要供水水源,其开发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实际开发利用量的50%以上。据专家介绍,由于地下水资源具有多年调节、以丰补歉、可持续开发利用等优越性,地下水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业供水的首选水源。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全省年开采地下水约90.45亿立方米,90年代初约为109.97亿立方米,而本世纪初,全省地下水的年开采量已达到133.7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呈现增高的趋势。

    但据山东省地矿局专家表示,人口的日益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山东各地地下水环境问题也日趋显现,因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地下水超采漏斗、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供水水源地可采量的下降等地下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地下水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海水入侵为例:海水入侵可直接造成民用水井、工业机井的报废,进而影响到人民吃水困难和农业灌溉。据估算,山东省沿海地区海咸水入侵总面积已达1173平方公里,受害土地面积达14.78万公顷。专家说,进一步研究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探讨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遏制地下水环境恶化势头,对于保证全省主要城市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地矿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通过对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源地调查、勘查、勘探、开发监测等资料的二次开发,采用调查、监测、测试和综合研究,查明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源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为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和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措施提供建议,同时为全省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据了解,此次调查后,山东省将建立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源地地质环境问题的信息系统数据库。(记者 柴安东 通讯员 秦幸福、李志民)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2005年21座城市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
·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要求进一步做好地下水环境监测
· 地下水超采严重 海河流域已发现200多条地裂缝
· 30年内京津以南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将下降近40米
·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将更加严格管理地下水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