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大兴初步建成首个农业信息资源"村村通"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我国首个农业信息资源“村村通”工程在北京大兴区初步建成。据了解,大兴区“村村通”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在2008年前将“中国农业知识仓库”等农业数字信息资源直接服务到农民家里。目前该区的留民营等三个行政村的村民已经品尝到了优质信息服务到家的甜头。

  据介绍,大兴区原来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大兴区图书馆以前大多采取向区属各乡镇图书室赠送纸质农业图书的科技下乡方式。由于纸质图书出版周期较长,更新速度慢,已渐渐跟不上农民对致富知识信息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大、内容实时更新的电子化农业信息则成农民的“新宠”。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网络与电子出版物——“中国农业知识仓库”,成为了大兴区农业信息资源“村村通”工程的主体资源。

  “中国农业知识仓库”集成了1500多种农业科技和经济类期刊,300多种农业及综合类报纸,国内所有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论文成果,以及多媒体课件等优质知识信息资源,设有“农民增收范例”、“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二三产业实用技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畜牧”、“水产”、“园艺”等专题栏目,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文献量达400多万篇,且每日更新,是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工具,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已通过农业部有关机构鉴定并被推荐向全国推广。

  据留民营村村民介绍,他们现在可以在村里的“数字家园”内随时查询“中国农业知识仓库”里的农业科技信息、致富经验和方法,人们借此开发了大棚种植、“农家乐”观光旅游等项目,既提高了生产技能和效能,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通讯员达文)

 
 
 相关链接
· 安徽实施“信息入乡”工程凸显农业信息服务效益
· 中国联通农业信息化项目在全国26个省区市启动
·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服务为农民打开信息时代大门
· 我国将制定专项规划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