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谈推动建设创新型宁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30日   来源:经济日报

五个突破推动建设创新型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马启智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许多省区市也提出建设创新型省区市战略。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宁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创新型宁夏,必须抓好“两个关键”,提升“三个能力”,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两个关键”,就是要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建立一套能够高效配置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金、环境作用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成果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三个能力”,就是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现阶段特别要注重加强扩大引进规模、突出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宁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我们要力争经过“十一五”的艰苦奋斗,努力实现五个科技新突破:

    一是能源化工领域的新突破。能源化工是宁夏的资源优势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也是宁夏科技发展的首选突破领域。要以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化工及其下游产业、橡胶化工、煤炭开采与煤矿安全、清洁火电生产及先进电力输送、新能源开发、高效节能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为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早日实现宁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目标。

    二是优势特色农业领域的新突破。宁夏特色农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原产地域性特征和发展优势。要重点推动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配套技术,全面提升常规技术。用科技创新破解“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开发和优良新品种定向培育、种植业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栽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禽健康高效养殖和疫病防控、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环保型肥料、生物农药和农业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科技创新工作。

    三是新材料领域的新突破。新材料产业是宁夏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群,市场前景看好。要继续坚持以技术引进和创新为先导,争取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之成为宁夏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重点抓好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铝及铝合金材料、镁及镁合金材料、碳基材料、新型储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靶材、新型石膏材料的科技创新工作。

    四是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新突破。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宁夏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但急需利用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要集中力量加快设计和开发超大型、超重型、超复杂技术的个性化产品,提高仪器仪表、机械装备及其部件的制造水平和集成能力,以设计制造数字化、智能化、高性能数控机床和大型机械设备、自动化仪表、超大型铸件、特种轴承为重点,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五是生物发酵与特色医药领域的新突破。生物发酵与特色医药是宁夏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急需采用现代技术,解决产品加工浓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等共性问题。要以菌种生产与发酵工艺、废渣废水治理及综合利用、中药材加工和新药开发为重点,大幅度提升发酵工艺和生产的技术水平,全面实现生物发酵与特色医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宁夏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建设创新型宁夏,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强化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建立和完善五个保障机制:

    首先,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机制。要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转企院所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长效机制。

    第二,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科技、发展、财政、税收、工商、环保、农牧等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科技事业发展。

    第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能力,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第四,切实盘活人才资源,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要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年薪制、项目收益分配制等多种形式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平等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支持优秀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第五,积极倡导和培育科学精神,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科技宣传普及保障机制。要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宣传创新典型,推进创新实践,营造支持参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链接
· 推进全方位开放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
· 政协常委会委员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 辜胜阻教授建言:用六大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 黑龙江科技大会提出动员各方力量建设创新型省份
· 天津开发区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开发区
· 科技部副部长: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4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