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周玮)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新胜村的司龙,是村里有名的温棚蔬菜种植户。“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刻录分发的《西红柿病害防治》光盘,我很快掌握了技术要点,降低了农药成本。”司龙说,“以前一栋温棚仅农药一项就支出700多元,现在只需150多元。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真正使人们吃上放心菜。”
在宁夏贺兰县,像司龙这样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获益的百姓还有很多。据共享工程宁夏贺兰县级分中心主任蔡福生介绍,中心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以推广使用共享工程资源为切入点,以服务基层、服务大众为立足点,先后印发宣传资料8000多份,刻录光盘12000多张,为全县农民科技致富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及时的、最新的VCD光盘节目。
为了加快资源利用,贺兰县把资源节目单按照使用对象主动送到有关单位,争取使资源尽快找到“婆家”。这种主动上门的方式,一方面能了解到基层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也让群众知道共享工程资源都有些什么。
据介绍,截至目前,已有农技推广、林业、计划生育、文化、卫生、公安等十几家单位上门刻录了1000多张光盘,农民朋友主动上门刻录所需光盘300多张。
为更加适应本地群众,贺兰县在对全国性的共享工程资源接收存档过程中,把适合本地的资源进行再次分类,按照类型分别建立文件夹,并编号打印节目单。
共享工程宁夏贺兰县级分中心每月至少下乡4次,赶集、进村、进温棚,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农户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先后在各乡镇集市上以成本价发出3000多张、免费送出800多张针对种、养难题的农村实用新技术VCD光盘,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