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北教育系统推行教师交流制缩小学校间师资差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8月31日电(记者杨守勇)记者从河北省教育厅获悉,针对名校名师过于集中的现象,河北近日出台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公办中小学校教育机构编制和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校长一校任职一般不得超过两届,教师实行定期流动制度,以缩小“名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中的师资差距。

    河北省的这个《意见》明确规定,河北将建立校长任期制及任期目标责任制,校长每届任期4年,可以连聘连任,但在同一学校任职一般不超出两届。50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5岁以下的女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不超过6至8年。同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县、区范围内要实现定期流动,城镇教师要定期服务农村学校。

    据介绍,这一制度的出台将从根本上保证校长、教师的不断流动,从而达到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的逐渐均衡发展。中小学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由此引发的择校热也有望降温。

    多年来,中小学的“名师、名校长”集中在少数学校,使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差距拉大,并造成了择校现象。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学校间“手拉手”、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办法,但是,最终“名师、名校长”仍然集中在好的学校。在支教活动中,由于教师人事关系并没有流动,只是短期行为,加上对支教效果缺乏科学评价和奖惩机制,教师在支教中难免应付了事。(完)

 
 
 相关链接
· 广东今秋起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杂费
· 大学开设"绿色通道" 贫困生入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