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将着力加快增长方式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董峻)“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将着力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效益。

  这是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的。

  张宝文说,全国目前已有养殖小区6万多个。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逐步推广。退牧还草工程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发展正在由产量扩张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

  张宝文同时表示,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在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还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鼓励发展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同时,也要允许传统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他介绍说,农业部今年实施了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启动了全国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试点项目。“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畜产品进口调控,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据农业部统计,去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比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超过6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完)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畜牧法的实施对保障肉蛋奶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张喜武5日表示,已于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于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肉、蛋、奶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喜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畜牧法第一条规定的立法宗旨,就是为了规范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在畜牧法具体章节中,始终都体现了保证畜产品质量和安全这样一条主线。

  他介绍说,畜牧法重点是对分散养殖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技术指导,对规模化养殖,特别是对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也规定了具体的养殖行为。畜牧法确立了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这项重大管理制度。规定要实施畜禽标识和建立畜禽档案,保护养殖环境。

  张喜武表示,这些规定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环节当中的监管,同时也对畜禽的交易场所、交易行为、活畜禽的运输进行了规范,主要是保证畜禽生产管理措施的到位,和畜禽交易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完)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5日会见丹麦议会代表团一行
· 农业部: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猪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 农业部: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猪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 农业部: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猪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 农业部与财政部共同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 农业部关于做好畜牧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