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库区庙河至忠县航道助航设施迁建工作已完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9月5日电(记者 詹国强)记者5日从长江航道部门了解到,经过80多天的艰苦努力,三峡库区庙河至忠县全长300多公里航道上的610座杆型岸标和21块航道综合指路牌迁建工作全部完成。长江航道部门正严阵以待,迎接156米蓄水期的到来。

    据长江航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底,三峡水库将开始实施156米蓄水。水位提升后,三峡库区原来按照135米到139米水位设置的航标和综合指路牌等航道助航设施将被淹没。6月13日,长江航道局正式启动三峡库区156米蓄水航道助航设施搬迁工作。到7月底,长江航道局对库区的610座岸标进行拆除,除了部分岸标改浮标外,其中468座岸标迁建到156米高程以上地方。一些坡度较陡,无林木遮挡的岸标一次性迁移到175米高程处。紧接着航道部门又对21座航道综合指路牌进行了搬迁重设。另外,为了确保三峡156米蓄水后原有的一些山尖凸嘴和礁石不会成为碍航暗礁,经过9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三峡库区156米蓄水航道炸礁工程也于上月26日通过了交通部和三峡总公司联合组织的竣工验收。

    三峡水库156米蓄水期间,航道部门还将根据水位上涨及时调整浮标和趸船等水上航道设施,并调集了7艘挖泥船进驻各重点水道,以确保三峡水库156米蓄水期航道的安全畅通。(完)

验收组宣布:三峡三期工程已经具备156米水位蓄水条件

    新华社宜昌9月5日电(记者 马梦莉 江时强)5日上午,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正式宣布,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蓄水(156米水位)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于2006年汛后开始蓄水。

    9月3日至5日,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为组长,由52位来自各部委、科研院所的负责人组成的枢纽工程验收组在三峡坝区召开了会议。在察看现场、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认真讨论的基础上,一致认为三峡三期工程蓄水156米水位验收合格,并通过了验收鉴定书。

    验收鉴定书指出,本次验收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形象面貌、各项检查项目满足《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工作大纲》中蓄水(156米水位)验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验收项目的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及安全监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制作安装质量等,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以及合同文件的规定。监测结果表明,枢纽工程已投入运行的各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枢纽工程蓄水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为了完成本次验收,有关单位和专家作了大量前期工作,为正式验收奠定了基础。7月26日至8月15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对与156米蓄水有关的蓄水方案、近坝库岸稳定、水库诱发地震、导流底孔封堵等验收范围内的工程项目进行了安全鉴定。8月27日至9月2日,以潘家铮院士为组长、由40多位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组专家组,对所有的验收项目和检查项目进行了技术预验收。

    验收组组长汪恕诚指出,本次验收设计的实际工程范围基本涵盖了全部枢纽,是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性态的一次全面检查,是三峡枢纽工程三期验收中最关键的一次验收。本次验收的合格,标志着三峡工程已经可以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完)

 
 
 相关链接
· 重庆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大力抢救三峡库区沃土
· 三峡库区重庆段地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
· 重庆三峡库区移民贫困家庭子女可免费读职校
· 北京新签5项目支援三峡库区建设 资金总额5.4亿
· 发展改革委对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工程进行稽查
· 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方案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