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北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多数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6日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沿海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衰退趋势,海洋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近岸海域污染较重。监测数据表明,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约793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175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海域污染物含量有所增加,贝类体内的污染物含量仍然较高。重点排污口临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排污口中,多数入海排污口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海洋生态环境衰退。由于海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多,海洋生物资源呈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2004年,发现潮间带生物152种,比1984年生物种数减少了14种,平均生物量下降了71.4%,生物密度下降了25.6%;发现鱼类23种,比1984年下降了22种。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显著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水产品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趋势明显。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海洋灾害加剧。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合的天气条件下,发生赤潮。近年来河北省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危害。由于近年来降水较少和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致使滦河等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骤减,河流输沙量大大减少,加之海洋工程活动增多和非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以及滨海旅游人数超过环境容量,导致部分岸段海岸侵蚀严重。由于沿海超采地下水导致了部分海岸地段海水入侵,秦皇岛市海港区和抚宁县严重地段海水入侵长度已达32公里,入侵面积300多平方公里,造成地下水水质咸化,土地盐碱化。

  原油污染、陆源污染损害事件增多。渤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海上石油开发将进一步加快,海上航运的船舶数量大大增多,增加了原油污染的可能性。此外,由于陆源污染物集中超标超量入海,也造成海洋污染损害事件。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沿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为重点,以海陆综合治理为关键,以恢复和改善海洋环境为目标,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记者 吴艳荣)

 
 
 相关链接
· 海洋局发布质量公报 我国海域总体污染仍未好转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05年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 山东按"一洲二带三湾四港五岛群"构建海洋经济圈
· 我国将开展大规模的全国夏季水体环境准同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