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发现上万件新石器时代、汉代及明清时期文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9月6日电(覃世翻 叶建平)继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对广西桂平市寻旺乡的大塘城遗址和石咀镇的长冲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截至6日上午,考古专家已发现上万件新石器时代、汉代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和文物。

    在长冲根遗址发掘现场,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发现了一座距今约6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共发掘出上万件陶器和石制品。其中陶器类为釜或罐,石制品既有磨制的石斧、石锛,也有打制的砍砸器、刮削器等。

    长冲根遗址发掘工地领队何安益说,在这个遗址范围内,考古专家还发现了一些石器加工、窑穴、用火、柱洞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目前,4个发掘区中的一区发掘工作已接近结束,二、三、四区的发掘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当中。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目前发掘出的文物在广西、在浔江流域还是第一次发现,是一个新的文化类型。那些石器距今有6000年-7000年,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何安益说。

    记者在大塘城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专家在此处也发现了柱洞292个、灰坑23个,坑5个,汉墓7座,明墓一座。据初步推算,这些汉墓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

    大塘城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谢维广说,截至6日,大塘城遗址的墓葬群已有7座发掘完毕,其中最大的一座汉墓还在发掘当中,目前这座汉墓发掘的面积已达到1500平方米。

    谢维广说,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保留下来的随葬品很多。目前已出土10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以瓮、罐、壶等使用陶器为主,还有青铜器、滑石器等,年代从西汉晚期延续至东汉早期。

    同时,在本次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在大塘城遗址还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但这些石器大多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完)

 
 
 相关链接
· 嵩山古建筑群启动“申遗”
· 苏州出台政策保护地下文物
· 新疆罗布泊“太阳墓”亟待保护
· 天水一大型摩崖浮雕造像急需抢救
· “走向盛唐”归国汇报展在湖南开展
· 安徽潜山出土大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