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教育部决定于年底启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吕诺、张宗堂)为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素质和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年底启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计划经费将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不得向教师个人收取。

    计划将从2006年12月起实施: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2006年12月底之前已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未参加过班主任专题培训的教师,需在近年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修。

    据介绍,培训内容的要点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专题。凡中小学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且培训成绩合格,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档案。

    计划对培训的组织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教育部将负责对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组织班主任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指导并依托相关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并委托有关教师培训机构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组织骨干班主任省级培训,指导督促本省市(地)、县、校开展班主任培训;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并委托有关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本区域内骨干班主任培训,指导县(区)、校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本区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规划,并委托有关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进行本区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管理,建立班主任培训学分登记档案;

    ——中小学校制订本校班主任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本校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组织班主任开展校本研修,进行班主任培训学分登记等。(完)

    中小学生师比降低 师资配置水平提高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吕诺、王娅妮)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7日说,我国中小学校生师比均有所降低,师资配置水平提高,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

    据统计,我国小学生师比由上年的19.98:1降低到19.43:1;初中生师比由上年的18.65:1降低到17.8:1;高中生师比由上年的18.65:1降低到18.54:1。

    管培俊说,我国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达到1036.38万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59.25万人,比上年减少3.6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47.18万人,比上年减少0.5万人;高中专任教师129.95万人,比上年增加10.89万人。

    另据统计,2005年,全国城市、县镇、农村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203.14万人、310.58万人和522.67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占到80.40%。 (完) 

  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 中青年已成为主体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吕诺、王娅妮)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7日说,我国教师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态势,中青年教师成为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

  据统计,2005年,我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分别达45.82%、60.01%和55.07%,年龄在45岁以下的比例分别达70.98%、86.44%和82.30%。在高校,已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

  我国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据管培俊介绍,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62%、95.24%和8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31、1.45和3.87个百分点。具备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比例逐年提高。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6.35%,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5.3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1.18%,比上年分别提高7.59、6.18和0.14个百分点。在中小学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

  高校高学历教师比重稳步增长,2005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共有36.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4.86%,比2000年增长了7.8个百分点。

  我国教师职务结构有所改善。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分别为42.55%、6.56%和19.29%,比上年分别提高3.28、0.93和0.80个百分点。高校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9.9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8%,比2000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完)

  去年逾三成师范类毕业生出自非师范院校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吕诺、王娅妮)我国教师教育体系趋向开放,开始形成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共同培养教师的新格局。2005年,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培养的师范类毕业生占全国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35%,非师范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是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管培俊说,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进入以提升层次、走向开放、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时期。三级师范教育向两级过渡取得阶段性成效,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整体提高。部分中师发展成师专或并入其他高校;部分师专发展成为地方性综合学院;本科师范院校得到进一步加强。1999年到2005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6所;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少到58所(其中新建17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228所(含幼师62所)。

  管培俊说,教师培养培训相分离的状况也正在改变,教师教育开始呈现一体化的新趋向。普通师范院校更多地参与教师培训,大多成立教师培训专门机构。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正在减少,与普通师范院校资源整合的趋势明显。1999年到2005年,我国教育学院由166所减少到64所(其中省级教育学院19所),有55所教育学院合并到本科师范院校或与师专合并成立综合性本科院校,有42所改为师专或职业技术学院,另有一些改为教育研究院或撤销。目前有700多所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等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小实体、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新型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完)

 
 
 相关链接
· 两部委授予四位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 教育部介绍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教师节的活动安排
· 河北教育系统推行教师交流制缩小学校间师资差距
· 武汉将试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
· 教育部发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