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9月8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防范早霜和寒露风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秋收粮食作物安全成熟,促进秋粮获得较好收成。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早霜和寒露风是影响秋粮产量形成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正值北方玉米乳熟、大豆结荚期,南方晚稻进入孕穗至抽穗期、一季稻处于灌浆期,是秋粮生产最关键的时期。一旦发生严重的早霜和寒露风,如果处置不力,将会给秋粮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这份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秋收作物的生育进程和气象部门的预测预报,以玉米、大豆、晚稻和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各地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及时准确预测早霜和寒露风发生的区域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北方地区在霜前大面积喷施缩节安、矮壮素等抗寒制剂,增强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抗寒能力,确保作物安全度过初霜期;采取人工烟熏等办法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努力减轻早霜危害。南方地区要科学运筹肥水,因地制宜喷施叶面肥,增强晚稻抗御寒露风的能力。
——采取促进作物安全成熟的综合措施,加快秋收作物生育进程。北方地区对玉米要适时采取隔行去雄,除掉空秆植株、站秆扒皮晾晒等办法促进早熟;对大豆要普遍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对遭受轻霜危害的作物要适时晚收,促进后熟,脱水提质。对南方晚稻和北方部分贪青晚熟的水稻,采取晚间灌水、白天排水,保持田间湿润,减缓降温速度。
——加强水稻、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应急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寒露风将会加重南方地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争取防治工作的主动权,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切实搞好统防统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