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8日电(记者王汝堂)农村饮水安全敲响警钟后,山东省决定用规模化供水为山东农村居民整体“换水”,以确保饮水安全。去年至今,已有约1400万农村居民“换水”成功,解除了农民饮水的后顾之忧。
在传统社会中,农村饮水各村为战,往往就地取材,利用小水库、塘坝等地表水或者打水井取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投放以及种种工业污染,在许多农村,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出现了饮用安全问题。
为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山东省借鉴城市供水办法,在农村建设经过水处理的安全卫生的规模化供水。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马承新介绍说,规模化发展以“村”为参照,一个村、两个村的供水工程不叫规模供水,三五个村也称不上规模供水,最多叫作“联村供水工程”。山东省提出的规模化供水是指单个供水工程的供水人口超过1.5万人。按照山东省乡镇平均人口5万人考虑,规模化供水单体工程的规模大体上要求覆盖一个乡镇1/3的面积。
据了解,这项声势浩大的农村“换水”工程自去年启动以来,已有约1400万农村居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每项工程开工前都对水源进行详细论证,优先选择地理位置好、水质优、水量大、辐射面广的水库、塘坝,同时建设水厂,进行水质处理。水利专家认为,这比供地下原水的工程水质更有保证,在农村饮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