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指出“四多四少”阻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王娅妮、吴晶晶)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天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陈士俊教授表示,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团队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搭建,不利于高校科技创新发展。

    陈士俊指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四多四少”:低水平的虚团队多,高水平的实团队少,一些团队成员几乎不进行任何学术交流,只是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才将各自的成果打包在一起;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一些团队是根据项目申请的需要临时组建的,很难取得标志性成果,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自下而上形成的团队多,自上而下形成的团队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为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缺少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团队,在跨学科的团队中,文科和理工科的大交叉团队少。

    陈士俊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高校内部从资源配置到专业设置都缺乏联系和合作。科研经费投入的分散度高,力度小且持续性差。同时,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团队组建时的目标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争夺资源的工具。

    有专家指出,要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就必须改变资源的分散状况,改变以经费、项目和成果为对象的管理方式。实施“外部奖惩集体化,内部奖惩个体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弘扬团队内的科学精神,防范学术浮躁。(完)

 
 
 相关链接
· 吴忠泽强调:辽宁要采取5项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 陕西企业集团科技创新活动“滑坡”现象令人担忧
· 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召开 黄菊作重要批示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县级科技创新需引起重视和关注
· 张宝文:"十一五"农村发展将突出科技创新九重点
· 中国有色十五冶科技创新带来3000万元直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