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推进西部大开发专题协商会刚刚落幕,革命圣地延安就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黄延高速公路全线竣工了!
一头是人文始祖黄帝陵,一头是革命圣地延安,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不仅引领延安老区向现代文明迅跑,而且写下了西部大开发的浓重一笔。
老区人民心中的梦
在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区人民心中,建设一条从革命圣地延安到陕西乃至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是一个热切的盼望和美丽的梦。延安市政协的一份提案,提出将该市境内高速公路引入全省高速公路规划的建议。从2002年12月开始,这个美丽的梦在修路工人的汗水和心血中,逐渐变成现实。
黄延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线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陕西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路段。它不仅是贯通陕北、关中、陕南的一条大动脉,而且是连接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的四大经济区的一条纵向大通道,对陕西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9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高速集团注册成立了陕西黄延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黄延公路建设的一切事务。
繁忙的筑路工地,格外引人注目。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对黄延公路建设十分关心,提出,要把高速公路建成“政治路、红色旅游路、环保景观路”。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纯清看望冒酷暑奋战在高速公路工地的建设者时,亲手把5万元慰问金送到了工人手中,鼓励全体参建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国庆通车而奋斗。
2006年,陕西省进一步加大了黄延高速公路建设的力度。省交通厅和高速集团领导亲自挂帅,现场指导,迅速推进了全线建设的步伐。为加快工程进度,黄延公司采取果断措施,依据合同,对组织不力,进度缓慢的施工路段实行分割,引进了工程突击队,全面加快建设步伐,施工现场实行昼夜施工。6月,黄延公路出色的完成了省厅下达的第一阶段目标考核,为9月底通车奠定了基础,受到嘉奖。在全省交通系统半年工作会上,黄延公路建设再次受到表彰,树立了黄延公司在交通行业的新形象。
修一条美丽的高速路
黄延高速公路的建设者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树立建设一条融优质、人文、环保、科技为一体的全优的黄延高速公路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奋斗……
高起点定位,给工程建设一把标尺。黄延公路全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穿越黄土台塬、黄土梁峁、沟壑区,桥梁结构物集中,软湿地基遍布。7座桥中有4座墩高超过100米,其中被称为“亚洲第一高墩”的洛河特大桥,最高墩高达143.5米,桥面高152米。针对黄延公路复杂的地质地貌,以及它南起华夏人文始祖黄帝陵,北至革命圣地延安的独特的人文内涵,陕西省交通厅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十分重视,提出确保建设质量,把黄延高速公路建成全优工程,建成黄土高原的典范工程。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黄延公司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法人负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专家咨询制度、质量巡查制度等。
建人文黄延,为高速公路画龙点睛。为体现人性化设计,突出黄土高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建设者拟定了“安全、经济、美观、绿化”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同时决定,有重点的对道南隧道、羊泉沟双联拱隧道、枣园隧道的洞门设计,在已经优化的基础上,邀请中央美院的艺术专家进行建筑艺术设计,以突出黄陵人文始祖和延安革命圣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全线有黄土高塬特征的高边坡进行专门的景观设计,将三秦大地沉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让行车者有一种出行的愉悦感和艺术享受。确定3—4座有建筑艺术和黄土高原地域特征的高墩大跨连续钢构桥梁,在桥头设立观景台,为司乘人员创造一个小憩、赏景之地,更加突出高速公路的人性化特色。
建环保黄延,为黄土高原留一片绿。建设中,不仅及时纠正有悖环保的行为,而且对全线33处弃土场,坚持先拦后弃,并以树为主,以草为辅进行全面绿化,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本着“保护环境,为民造福,建设环保工程”的宗旨,在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始终将环境保障方案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保证环境保障目标的稳步实现。在3000多万立方米土方弃方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宁增运距、增成本,也不占用耕地、林地的原则,并利用弃土将坑洼地填平,从而达到改良土地,造福人民的目的。
建科技黄延,提升高速公路使用品质。针对黄延公路工程的突出特点,黄延公司与长安大学、西安公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确定了高墩大跨连续钢构桥梁关键技术、黄土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不良地质工程技术、黄土沟壑路段路基防排水技术等四项研究课题,加大黄延公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全面提升黄延公路品质。
梦想成真 飞得更远
革命圣地有了高速公路,老区人民有了一条通向幸福的路。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石学友兴奋地说,这条路意义重大、作用重大,必将进一步推进陕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月中旬,得到路面工程完工的喜讯,延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20只羊和好酒到工地感谢慰问,就像延安人民当年慰问八路军战士一样。
9月12日,红四方面军老战士、92岁的邬家珍和90岁的刘天佑,与延安八一敬老院的战友们一起,穿上崭新的军人服,走上即将通车的高速公路,乐得合不上嘴……
老区人民太需要这条路了——老区经济的腾飞将插上羽翼,振翅高飞。全国人民也太需要这条路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黄延公路的建设者说,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视察延安时,对陕北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要求,这条路正是我们响应总书记殷切希望,奉献给陕北人民的最好礼物。
国庆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一条美丽的高速公路连接圣地,正式开通。黄延公路的决策者和建设者,用自己的忠诚,在陕北大地上写下了灿烂的新篇。 (记者 王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