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0月8日电(记者 陈光明 王炳坤)辽宁台安县新发村7岁的赵珊珊今年“十一”黄金周过得与以往不同:村里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不仅领着她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县城逛公园,与她“结对子”的村干部宋桂凤还给她送来月饼,并陪她过了中秋节。小珊珊父母离异,3年前父亲前往盘锦打工,她只能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过惯了孤独日子的她面对这些关心,觉得这个节日过得格外快乐。
有着同样感受的并非小珊珊一人。今年以来,鞍山市动员全市人口计生、教育、公安、妇联及镇、村基层部门,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起了一套全方位的安全监护体系,如今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留守儿童在家有人管、在学校有人辅导、在村部有活动中心,村里的安全协管员、老师和结对子“家长”还经常家访,了解孩子的安全、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
鞍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萍介绍,鞍山市由于每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近2万名,占全市0周岁至14周岁独生子女总数的8%左右。这些孩子要么由单亲抚养,要么和爷爷奶奶、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下滑,安全和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不仅成了进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而且容易在成长中误入歧途,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今年8月,鞍山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以乡镇为主,多部门联动,构建安全监护网络。各乡镇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并为他们建立情况跟踪体系,建立留守儿童联络员制度,以此掌握本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学校为主,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负责对孩子的学习、心理辅导和优良品德培养;以村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设立关爱基金,让留守儿童与村里的党员干部、老师和非留守儿童一起结成关爱“对子”,通过经常走访、谈心、搞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消除他们的内心寂寞。村里还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负担的压力,使监护人有更好的心情和更多的精力去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和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