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交会将迎100届庆典 成为通达世界“经贸桥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1日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喻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将迎来自己的百届庆典。50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嫩到成熟,从孱弱到强健,广交会谱写了经贸舞台上动人心扉的历史篇章。

    (一)

    抚今追昔,百届回眸,很容易让人忆及广交会刚刚降生时的容貌。除了简单的几个数字和一些老照片,已经没有多少人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具体景况了。1957年春天的首届广交会,到会采购的外商不过是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人,再加上国内参展企业和广交会的组织者,总数也不过3000人。

    1956年,新中国受制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急需外汇来购买建设物资,而原有的渠道很难承担这一使命。同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广州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便是广交会的前身。1957年4月,首届广交会开幕,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举行,至今50年未变。

    广交会的诞生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却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全国只有8家进出口总公司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能够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广交会的出现与促进,为我国当时的对外贸易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1957年的两届交易会出口总额,就占了当年全国创汇额的20%。

    创办50年来,广交会累计接待境外采购商380多万人,累计成交5488亿美元;这期间,虽然经历过一些坎坷,广交会却从未间断。2003年的春交会正值“非典”肆虐,有人善意地提出了停办建议。而经过组委会的慎重考虑与周密布置,广交会仍然如期主办了,而且参展企业与客商丝毫没有减少。

    从首届广交会展览面积9600平方米、商品种类约1万种(个)、成交额1800万美元,发展到今年春天来自211个国家和地区近20万国外采购商与会,展览面积60多万平方米,商品种类逾15万种(个),成交额超过320亿美元,广交会已经走向成熟。

    (二)

    广交会是中国经济的一面镜子,折射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广交会同时又是催化剂和助推器,推动着中国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阔步向前。创办初期,广交会的出口成交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每届平均占逾六成。以“老广交”自称的曾任多届广东省交易团团长的伍明光告诉记者,“那时真是把地里能挖出的好东西都拿来换外汇了,而这又常常受制于别人,卖不了好价钱,这就逼迫我们谋发展、图改变。”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得益于改革开放,广交会上农产品的成交比重逐渐下降;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日用消费品渐成广交会上畅销的主导产品。第86届广交会,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成交额更是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跃居第一。

    参展主体也逐渐多样和健全起来,由过去以专业外贸公司为主,发展到现在已形成的专业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等国有、外资、集体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参展格局。特别是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参展比例逐届提高,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96届,生产企业占比首次超过一半。民营企业在第85届首次亮相,到第98届时已成为第一大参展和成交主体。

    谈到这方面的变化,民营企业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营销部经理廖羽深有感触:“我们公司一度进不了广交会,起初只能以采购代表的方式开展业务,当时成交额仅100万美元左右。2002年,我们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摊位,一下就创造了1000万美元的成交量。今年春季广交会,我们的成交量已在4亿美元以上!”

    像志高公司这样把广交会作为施展自身本领的经贸舞台的企业,全国还有很多很多。志高公司已经制订了以出口带动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廖羽说,“广交会永远是我们的主战场。”

    一位经济学家论及广交会的历史作用时曾形象地比喻道,它为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经济留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精彩及我们的差距,也坚定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

    (三)

    广交会已经大大突破了最初设计的功能,不断谱写新的时代篇章,时代也不断赋予广交会新的历史使命。广交会创下多项中国第一,也创下参展企业、到会采购商国别地区和人数两项世界第一,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第一展”。 但是,今天广交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挑战来自周边地区,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世界各地,“甚至来自国内一些大的批发市场。”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坦言。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胡楚生表示,广交会自身也必须不断改革与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要朝着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开拓前行。现在,亟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善体制、提高队伍素质,特别要围绕客户满意度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也认识到,不能只靠短短一个月的现场交易签单,闭馆期间企业如何保证出口渠道的畅通,已成为需要创新性解决的新课题。这的确是关系广交会能否永葆旺盛生命力的重大课题。

    最近,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电子商务网站的网上交易会,承担了广交会的信息发布和贸易撮合功能,它提供5万家供货商的商品信息,以吸引在此寻求采购对象的9万家采购商。根据监测,近60%的用户是通过点击网上广交会提供的链接,最终来到广交会的。电子商务真正做到了把短短30天的广交会延伸到了365天,把广州的琶洲流花两地的会馆无限扩大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网上广交会、在线广交会以及在线机电广交会3家网站,累计访问量达1.1亿次,比上届增长11.6%;电子商务网上意向成交额累计为4.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5%。

    前人的不懈努力,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扇窗户;今人的与时俱进,必将使广交会成为中国经济通达世界的“经贸桥梁”。  

 
 
 相关链接
· 广交会保持"两馆两期办展" 辟综合区展出口名牌
· 第100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开幕 规模为历届之最
· 百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
· 第99届广交会闭幕 累计成交额首次超过300亿美元
· 第99届广交会二期开幕 一期成交额达209.9亿美元
· 第99届广交会一期采购商和出口成交额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