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过去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白皮书全文近9000字,分前言、发展宗旨与原则、过去五年的进展、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部分。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在此间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过去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指出,中国将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进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白皮书全文近9000字,分前言、发展宗旨与原则、过去五年的进展、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部分。

    白皮书说,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不断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航天科技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白皮书的介绍,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航天科技基础能力显著提高;空间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空间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应用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白皮书指出,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白皮书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包括: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集中力量实施重大航天科技工程,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加强空间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重视航天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航天活动的科学管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航天活动的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航天活动以及加强航天人才队伍建设等。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认为,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都享有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其天体的平等权利;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应有助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

    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说,过去五年,中国与许多国家开展双边国际空间合作,先后与13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6项国际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推动了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多边合作及该地区空间合作组织化进程;参与了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支持国际空间商业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

    白皮书强调:“中国已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进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完) 

    中国将启动并继续实施五大航天科技工程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刘晓莉、李菲)国家航天局官员12日表示,中国的航天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五大航天科技工程。

    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12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发展航天事业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要带动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来燕说,回顾五十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重大工程,都是国家作出的正确决策,比如载人航天工程、“两弹一星”、探月工程等。(完)

    中国航天事业将高举“两面旗帜”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李菲、刘晓莉)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12日表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要高举两面旗帜,一面是自主创新,一面是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旗帜。

    孙来燕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11月22日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通过这个白皮书的发表,回答国内和国际上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切,表明中国政府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重申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及和平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愿望,以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国际空间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他说,结合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新版白皮书提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也就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他强调,新版白皮书增加了“发展政策与措施”这个章节,中国将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管理、引导。“我们还提出了在新时期和新发展阶段的国际合作原则,就是‘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完)

    “不仅要送女航天员上太空”:航天局局长乐观预测中国载人航天未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李斌、吴晶)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12日在此间乐观表示,随着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中国将来不仅要送女航天员上太空,还要把科学家、哲学家,甚至新闻记者送到太空。

    “因为我们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目的,还是要探索宇宙,了解未知的东西。”孙来燕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满足躺在这个摇篮里,要不断地对新的天体和外层空间进行探索。这是我们的愿望和目的。”

    国务院新闻办12日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孙来燕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到底是明年发射,还是后年?要根据工程的进展决定。”在回答香港记者有关中国“神七”飞船的问题时,孙来燕说,目前,中国载人工程进展非常顺利,预计2008年实现航天器交会对接。

    他强调,因为涉及到航天员的生命,载人航天活动要求高可靠性,“安全至上,可靠性第一。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按照进度的节点一步一步地走。”

    谈到航天员人选问题,孙来燕说,目前航天员都在接受培训,究竟谁可以入选,往往是在临发射或者之前一段时间决定,“要看谁的状态好。”

    根据《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载人航天要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同时,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完)

    开放理念,促使中国航天向世界“敞开胸怀”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李斌、李菲)开放的理念,正促使中国航天向世界“敞开胸怀”。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在北京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向世界透露了这一新的信息。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四大基本原则,“国际合作”位列其中。

    “5年前的白皮书中,国际合作还不是单独的原则。”参与起草白皮书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深渊说,新版白皮书强调“坚持对外开放”,这进一步显示了中国航天对外开放的态度和决心。

    “中国政府将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支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范围,提升合作的层次,注重合作实效。”国务院新闻办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

    曾几何时,中国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令世界为之瞩目。而今天,越来越自信的中国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迈步走向世界,航天领域也不例外。

    细心人发现,和5年前中国首次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相比,这次白皮书强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先领域”已经从4个扩展为8个,内容从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共享和服务,到通信卫星的设计与制造、航天测控网资源共享,以及月球探测、行星探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等。

    “这次国际空间合作的‘优先领域’,比以前内容更丰富,领域和范围更开放,而且是力求全方位合作。”侯深渊如此“解读”。

    此外,中国将继续推动“亚太多边合作多任务小卫星”项目;与孟加拉国、伊朗、韩国、蒙古、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联合开展多任务小卫星的研制和应用,计划于2007年发射。

    中国还将在已经成功发射两颗资源卫星的基础上,继续和巴西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继续保持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的连续性并扩大该卫星数据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应用。

    先后与13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6项国际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和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家的政府代表签署《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过去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悄然加快。(完)

 
 
 相关链接
· [直播] 新闻办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 15部门所编《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公布
· 新闻办就发表《中国环境保护》白皮书举行发布会
· 新闻办5日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 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 《2005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