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0月13日电(记者卢志勇)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13日说,目前我国近岸海域受污染面积约有14万平方公里,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李晓明是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海洋学会第三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上介绍这一情况的。他说,我国近岸海域典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灾害频发、近岸海域功能受损、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
--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显著增加。上个世纪末每年排放入海的污水总量为80多亿吨,各种污染物质近1500万吨;而2005年排放入海污水达317亿吨,污染物入海量达2534万吨。全国50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94%的排污口设置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近岸海域生态脆弱。目前全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超过70%;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累计滨海湿地面积减少50%,红树林面积减少37%,珊瑚礁面积减少80%。
--海水养殖环境不容乐观。90%以上的贝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赤潮灾害频发。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明显增加,2001年至2005年全海域共发生赤潮453次,累计面积超过9万平方公里;2006年上半年已发生赤潮73起。
李晓明说,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环境压力、海洋环境保护缺乏宏观规划和法规标准、海洋环境保护资金技术短缺、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