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保姆”、“南浔木工”、“温州鞋匠”、“浦江花边工”……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工会着力打造“好民工”品牌,使各地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农民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浙江省是劳务输入大省,拥有外来务工人员逾千万人。因外出打工比较便利,省内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成为劳务输出大市。浙江省各级工会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拓展外来农民工维权空间,创立了外来农民工关怀机制。
湖州市南浔区是全国地板生产基地,仅该区南浔镇堰四村就有4000余名外来农民工,全部是清一色的木业工。在堰四村,南浔区总工会开展了针对外来农民工租房户的“文明户”评选活动,还在该村专门成立了工会组织和维权站,开办了农民工图书馆和体育场。在区总工会的教育、培训、引导和帮助下,“南浔木工”无论是思想道德水平还是技术都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全国地板行业企业的抢手人才。 金华市浦江县是全国的绗缝被生产基地,花边生产和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县总工会坚持开展“送教下企业”、“送教进农村”活动,仅为裁缝师和为裁剪工技术培训一项,该县一年就要支出数百万元。
丽水市云和县的“云和师傅”更是浙江率先打造的知名农民工品牌。云和县大湾乡着力推行“农民工道德规范卡”制度,将农民工道德规范提炼为简短的32字,并将规范印在一张联系卡片上,发放给每位外出农民工。当大湾乡的“云和师傅”张明苍将一车黑木耳菌种运往四川省稻城县,发现该批菌种因长途运输部分出现霉斑时,毫不犹豫地将已收取的购种款退还给了当地群众。过硬的技术与诚信的道德风范,成了大湾乡外出创业人员的两道“护身符”,在河南商丘等地组团开发的大湾菇农深受当地农民欢迎,有的还被当地政府聘请为技术指导员,成为名噪异乡的“云和师傅”。(吴重生 慕容梦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