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央企在线
 
中船重工前三季度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增速超过3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5日   来源:国资委网站

    今年前三季度,中船重工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保持30%以上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中船重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两个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坚持以船舶经营为龙头,推进配套产品的经营,加强对修船经营工作的指导,推进非船产品经营,确保了生产经营工作稳步推进,为全面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保证“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前三季度,中船重工共完成经济总量478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1.6亿元,同比增长26.4%;科研院所实现总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46.9%;商贸控股单位实现总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24.5%;科研院所完成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39%。

    集团公司前三季度共承接合同71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企业承接合同575亿元,同比增长27%;科研院所承接合同73亿元,同比增长29%;商贸控股单位承接合同62亿元,同比增长142%。截至9月底,手持合同总额1214亿元,同比增长43.9%;手持船舶订单215艘/1452万吨,吨位同比增长35.1%。

    前三季度,各船厂新开工船舶53艘/214万吨;船舶完工51艘/168万吨;交工柴油机551台/101万千瓦。其中船用低速机交工48台/49万千瓦;甲板机械完成471台(套),同比增长32%。另外,蓄电池、桥梁钢结构、铁路货车、液压支架、物流自动化系统、厚壁钢管、燃气表等主要非船产品增长幅度都超过30%,桥梁钢结构吨位增长达到223%,创近年来增长之最。

    中船重工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生产呈现快速、平稳增长的态势,经营取得良好成绩;二是加快船舶生产设计、管理和生产模式创新,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主要船型建造周期进一步缩短;三是船舶配套产品经营取得新成绩,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四是非船产品进入新领域,签订了2套出口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组的供货合同,新承接风电合同526台、2.2亿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相关链接
· 中船重工承修世界最大散货船--挪威籍“博格星”
· 中船重工武昌造船厂前三季度生产经营势头良好
· 中船重工建造的“科学三号”海洋科考船交工
· 中船重工所属大连船舶重工手持订单量居全球第五
· 中船重工研制国内首套屏蔽门系统样机通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