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的福建省福州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最近又推出一系列举措,在整合市属科技园区、软件园、创业园的基础上,设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搭建起一个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力促全市40%的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60%的企业实施新产品自主开发;引导约30%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关系。
近年来,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已为福州促进和谐发展、向创新型城市迈进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规模。2005年福州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7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近300家,其中亿元产值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以往由于缺乏人才和现代工业基础的有效支撑,福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一度相当薄弱。如何做到“后发先至”?福州在自主创新上着力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纯的项目实施转变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二是从扶持单个企业创新活动转变为公共技术平台的构建;三是从科技3项费用的传统使用方式转变为科技环境的全面营造。
在这一过程中,福州十分重视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5年福州市科技三项费用使用若干规定》中确定,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向一批亿元产值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工业企业投入资金770万元,支持它们开发了1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专项补助公共研发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经费220万元,用于扶持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属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3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福州还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百万元奖励资金,鼓励和扶持专利的申请和实施,大大激励了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去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490件,同比增长40.4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62件,同比增长65.59%;23家企业被列入省级专利工作试点企业(其中2家被列入国家试点),28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和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获得金、银、铜奖。
发挥园区集聚效应,走孵化创新的路子,是福州自主创新的又一特色。福州软件园入园企业6年间已达253家,其中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3家、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3家、上市企业2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8家,园区企业创造了福建省软件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通过“政府搭台、中心唱戏、企业受益”的模式,福州先后成立的模具、塑料、陶瓷、纺织服装、工业自动化、建筑智能化6家行业创新中心加速运作,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福州市政府还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并设立了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使培育中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成功创业并迅速成长。两年来,全市投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达1543万元,扶持了123家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并累计吸引社会和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企业投资近13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研发技术的资金困难。
福州市政府表示,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期间他们将努力吸引海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在县(市)区建立健全县域支柱产业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健全为县域支柱产业服务的农业创新基地;建成包括科学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在内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并建成10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陈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