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张淼淼)北京市环保局局长史捍民7日表示,北京已开始陆续供暖,煤烟型污染又将对北京完成“蓝天目标”构成今年最后一个严重威胁。他说,采暖季里,北京将具体落实五大措施力保“蓝天目标”的实现。
北京市政府7日就“蓝天计划”召开专题会议。史捍民认为,虽然面对严峻的挑战,但北京完成全年的“蓝天目标”还是有希望的。
史捍民说,从近几年情况来看,11月、12月二级天数平均在34天左右。但一方面采暖季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会明显增大,另一方面秋冬之交会经常出现静风逆温等污染物不易扩散的天气,所以变数还是很大。
据介绍,这五大措施具体包括: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认真查找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就重点地区、重点污染源,一个一个的解决,下达任务书、分解责任,消除所在地区的污染源;各区县长将负责全面落实十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并纳入区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冬季污染的特点,北京将在全市范围内将控制落实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工地扬尘以及工业污染四项重点工作;要求北京市各部门、单位自觉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必要时候应采取主动减产、限产措施;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根据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研究制定应对方案,对机动车、工地、工业企业等采取限制措施。
截至7日,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经达到208天,距离全年238天的目标还差30天。
北京市政府和区县签订污染减排“军令状”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张淼淼)北京市政府和全市各区县7日签订污染减排“军令状”,其中一个重要的减排目标就是二氧化硫。
在北京市政府7日召开的大气环境治理专题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吉林表示,在“十一五”期间,北京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分别削减20%和15%。“军令状”的签订,表明北京的污染指标已经全部分解到了各个区县,污染减排将作为约束性指标。吉林说,“十一五”减排任务完成后,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
据了解,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它的主要来源是煤、石油等物质的燃烧。它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二氧化硫大量排放,还能直接造成酸雾和酸雨。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在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下,目前北京已经由传统的非酸雨区列入酸雨影响区名单。
吉林说,虽然北京在“十五”期间完成了包括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在内的减排指标,但离最终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他表示,此次北京市政府制定的污染物减排指标高于全国的要求,虽然对北京来说是个压力,但为了促使北京改善环境,我们应该迎接这个挑战。
据了解,为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2007年,首钢将减产压产400万吨钢,同时,包括郊区在内的1400台燃煤锅炉将改使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