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OECD认为我国需要继续对治理水污染大规模的投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顾瑞珍、张泽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刚刚公布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中表示,我国需要继续对治理水污染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经合组织认为,我国通过“九五”和“十五”两个五年计划,排向河道的污染总负荷在一些地区有所减少,代表着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正在脱钩。这个结论意味着,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缓解的趋势。

    尽管如此,经合组织专家仍然认为我国的水环境状况值得高度关注。《中国环境绩效评估》强调了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不足和有限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同时,《评估》表示,随着地表水的污染和匮乏,在很多农村和城市地区,对地下水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再补给率。“维持城市和农业用水高(且低效)水平是不可能的。”OECD副秘书长阿卡萨卡在介绍评估情况时指出,我国正在进行的一些调水工程,在2020年,每年将使超过400亿立方米的水从长江流域调到北方平原地区。但是如果不对城市、工业、农村用户进行严格的需求管理,调水工程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增长和生态恢复的需求。

    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经合组织认为,污染已经使得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主要威胁,并有可能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继续对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大规模投资。经合组织专家表示,首先要在城市地区进行投资储备并满足大规模的农村移民的需求;其次在农村,投资时要考虑可承受能力的问题;第三,在欠发达地区,采用发展援助或转移的形式。

    另外,根据经合组织的观点,我国鼓励水的可持续利用要做到三点,一是在制度上将水质与水投资结合起来;二是在水服务进一步向全成本定价转变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市场的影响,对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特殊需要给予关注;三是在水的立法和土地使用的改革中,明确和保证取水、分配和用水的权利。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批复
· 环保总局局长谈打好“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 曾培炎:充分认识水污染形势 严格控制水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