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自11月18日在兰州开展以来已有近3万名兰州市民观看了展览。11月21日下午,记者在甘肃省博物馆展览现场看到,每个展板前都站满了观众,院子里还有几条长长的队伍在等候参观。
“会宁,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在展览的第六部分“胜利会师,抗日救国”的展板前,一位特殊“讲解员”的讲解吸引了数十名观众驻足观看,他就是96岁高龄的红军战士樊诚。1932年参加革命的樊老一会儿看着熟悉的图片自言自语,一会儿又指着图片向身边的观众诉说着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在这幅《牛皮腰带歌》的展板前,许多参观的群众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记录下了这段描写红军过草地艰苦条件的歌词,来表达对红军长征历程的敬仰。
“迈步新长征,任重而道远。”参观结束后,走出展厅的观众纷纷在留言簿上留下自己的所闻所感。“光辉业绩,伟大精神,世代传承。”75岁的吕子玉老人在留言簿上写下这几句话后动情地说:“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表现,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记者 李琛奇 实习生 陈发明)

11月21日,观众在展馆前排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开展一个多月以来热度不减。 新华社记者 袁 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