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张晓松)国土资源部日前正式确定了116个县(市、区)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设高标准、有特色基本农田2028万亩,为“十一五”期间探索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机制提供经验。
记者23日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116个示范区总面积1.33亿亩,分布在31个省(区、市),覆盖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其中有70个示范区在粮食主产省区,其他示范区也都是所在省(区、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今后5年,各示范区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投入资金约320亿元,建设高标准、有特色的基本农田2028万亩,占示范区总面积的15%;同时,完善基本农田调查登记、图件数据、标志资料等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本省(区、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的样板。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设立示范区是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的总要求,以建设促保护,进一步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探索新时期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