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藏开展人工防雹工程 科技让“驱雹巫师”失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11月25日电(记者颜园园、胡星)在西藏个别农区,每年8、9月粮食成熟时,农民要带着酥油、糌粑,请巫师念经驱雹。不过,自从人工防雹工程在西藏开展后,科技的“神威”开始让群众远离“驱雹巫师”,古老的巫师“失业”了。

    西藏是冰雹多发区,长期以来,冰雹威胁着农业经济和农民的收成。特别是西藏粮食主产区日喀则地区,每年都会因冰雹袭击而大量减产。

    过去在一些农区,由于受雹灾所害,农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巫师身上,尽管拿出供奉去请巫师,结果还是遭受雹灾之苦。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藏先后在6个地区48个县陆续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每年冰雹多发季节,技术人员用高炮或火箭将装有碘化银的弹头发射到冰雹云的适当部位,以阻止云层中的冰雹胚胎发展成冰雹,或者使小冰粒在变成大冰雹之前降落到地面。

    尽管人工防雹一开始并不为农民所接受,因为向“老天”开炮可能会触犯“神灵”,但它神奇的效果很快让人们心服口服。冰雹多发季节来临时,他们都不再找巫师,而是去找气象部门帮忙了。

    在被誉为“西藏粮仓”的日喀则江孜县,农民主动捐钱买驱雹炮弹。拉孜县芒普乡乃村曾以念经驱雹为业的巫师洛桑次旦,苦学火箭炮的使用技术和观云测天等气象知识,变成了一名人工科技防雹火箭炮的熟练炮手。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徐秀玲说,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已覆盖了西藏63.7%的有耕地乡,现已作业3093次,受益农田总面积为7075平方公里,防雹作业为农民减少了1亿多元的经济损失。

 
 
 相关链接
· “科普日”在西藏
· 西藏林周县农牧民科学养畜走上致富路
· 安徽省召开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工作座谈会
· 西藏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
· 西藏旅游部门加强促销 力求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 西藏“超市下乡”逐步解决农牧民买卖商品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