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概况 新华社发
新华社四川宜宾11月26日电(记者李来房、冯昌勇、周雷)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向家坝水电站,是目前我国在建的综合规模第三的水电站,1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
这座装机600万千瓦的水电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下游在建的第二座大型水电站。去年底,装机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也在金沙江下游开工。这两座电站的总装机规模超过中国目前最大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的承建者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作为中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项目,金沙江开发的水电将主要输往用电紧张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四川和云南。这座电站淹没区涉及四川的宜宾和云南的水富等6个县,约有8.8万人需要搬迁。目前,电站施工区已搬出8000人。向家坝电站将于2015年全部竣工投产,年发电量307亿千瓦时。整个工程投资约434亿元,其中包括用于移民搬迁的152亿元和用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15亿元。
全长3464千米的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流经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其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16.7%,是中国正在开发的最大水电基地。
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蕴藏丰富的水电资源也正在成为中国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来自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水力资源可开发水力约5.4亿千瓦,目前开发的仅有1.2亿千瓦至1.3亿千瓦,开发度约22%,而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表示,中国力求到2020年使其水电装机容量发展到2.5亿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度达到46%,届时,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国。
中国三峡总公司2002年获国务院批准,负责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850万千瓦,规模超过两个三峡电站。
据该公司介绍,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的前期勘测也正在进行,预计2009年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公司还计划在未来20年内中国水能资源富集的西南地区再建10多个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水电站。
我国西南“水电王国”崛起全面提速
新华社成都11月26日电(记者田刚、周雷)11月26日,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流上的向家坝水电站开工,标志着我国大西南的世界级“水电王国”的崛起全面提速,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水力最富集之地在中国,中国水力最富集之地在西南。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从“世界屋脊”直泻而下,形成汹涌澎湃的峡谷急流。
截至2005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亿千瓦,这个数字又“大”又“小”——绝对值很大,水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相对值很小,在中国整个电力装机容量里面只占到24%,水电发电量只占全国发电量的18%。
在水电开发上,我国是一个“后来者”。水力资源开发比发达国家远远滞后,美国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发了全国70%左右的水力资源。而在我国,1.1亿千瓦的巨大装机容量也只相当于可开发水电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水力资源随波而逝,空流到海。在全国水电资源第二大省云南,2005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干流累计投产水电装机260万千瓦,仅占三江干流可开发量的3.2%。
水电起步晚,造成中国能源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个明显“特色”:环保条件较好的水电、核电以及石油、天然气比重明显偏低,具有以煤为主的显著特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告诉记者,200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76.3%和68.7%,远远高于全球平均27%和27.8%的水平。
水力资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不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物质,而且不会枯竭。仅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等4个梯级电站建成后,每年发电量是1800亿千瓦时,折算成标准煤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在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大西南“水电王国”的潜力进一步凸显出来,“集中力量发展水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