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法学会、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中央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
报告会主题为“和谐社会与法治”,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主讲。他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制度载体,以人民权利的充分实现为目的,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也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佳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树立法制的权威,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司法体制,加强全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报告会由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陈冀平主持。他指出,举办“双百”活动中央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对于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准确把握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法治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系列报告活动还将举办“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专场。(记者王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