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毛新勇 田兆运)记者从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我国已建成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军民两用特色和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由单一的情报资料提供服务发展到综合性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在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了信息先导作用、决策咨询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
——逐步建设了国内外并举、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防科技信息资源体系,紧密配合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需要,不断推出适应技术发展和时代特点的信息服务模式,为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缩短研制周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技信息研究由最初的资料编译报道逐步发展到技术研究与军事、经济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外情况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高,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批科技信息产品得到广泛好评,收到明显成效。
——工作手段步入信息化。国防科技信息系统相继实现了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的网络化,快讯、研究报告、电子图书、文献数据库、图片、视频等各种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全面具备网络化服务能力。国防科技声像工作手段开始进入数字高清阶段,声像信息采集、存储和编辑、制作基本实现数字化。
——各级、各部门的科技信息工作机构在统一组织和管理下,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协同的国防科技信息工作体系,统一组织人才培养,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课题研究协同开展,较好地发挥了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整体效能,增强了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