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朱玉 郑玮娜)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1日公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的吸烟年龄提前。
根据1984年、1996年和2002年三次全国性的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平均吸烟的年龄从1984年的22岁提前到2002年的18岁,女性从25岁提前到20岁。
从1984年到1996年,吸烟者人均吸烟数增加了2支,达到每日15支,此后趋于稳定。从1984年到1996年,吸烟率上升,1996年至2002年,吸烟率略微下降,但年轻人的吸烟率上升。
不同职业人群吸烟率差异不明显,男性中除学生外,排在最低位的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依然为近57%,女性人群中,一般都很低。
中国一半不吸烟者被动吸烟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1日公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其中披露,中国约有一半不吸烟者被动吸烟。
其中82%的人在家里,37%在工作场所,67%在公共场所接受到这种被动吸烟,环境烟草暴露以在家庭中最为常见。
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包括吸烟者呼出来的烟和从香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被动吸烟也叫侧流吸烟或第二吸烟者或二手烟,被动吸烟暴露称为环境烟草暴露,或吸二手烟。
中国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研究,使用“每周至少有1次接触15分钟以上的环境烟草烟雾,就称为被动吸烟”的定义,中国15岁以上人群有53%遭受被动吸烟危害,57%的女性,60%生育年龄的妇女,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2002年中国人群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显示,52.9%的非吸烟者遭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以上两次结果几乎相等,表明被动吸烟暴露并没有大的改善。
中国男性吸烟水平处于高水平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1日公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报告显示,中国男性吸烟水平处于高水平。
证明以上结论的数字为,绝大多数地区男性吸烟率都高于63%,尤其在云南、福建、江西、湖北、青海、山西和内蒙古地区人群吸烟率水平更高。相对而言,中国女性吸烟水平都较低,75%地区女性吸烟率在4.7%以下,只有25%地区女性吸烟率在4.7%至17.3%之间,东北地区女性和天津地区女性吸烟率最高。
教育程度显然对吸烟有相当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吸烟率越低,虽然大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吸烟率也很高,达54.8%,但还是比文化程度低者低一些,小学文化程度男性吸烟者达71.2%。
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1日公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披露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北方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