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四区县拒签80亿元污染项目为实现"蓝天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5日   来源:工人日报

    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11月30日称,为早日实现“蓝天目标”,该市制定的《重庆市招商工作规范》对招商引资项目设立了能耗、污染、环保门槛,防止重污染企业进入重庆。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仅四个区县近年已拒签污染环境的项目资金达80亿元以上。

    据悉,为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重庆市政府于2005年1月制定《重庆市招商工作规范》,对引进投资项目设立七大门槛,其中包括能源消耗水平、水资源消耗水平、环境保护标准等。《规范》不仅为形成有序竞争的招商局面提供了保证,也为重庆市在招商工作中把重污染企业挡在市外提供了制度保证。记者从北碚区政府了解到,地处重庆市嘉陵江畔的北碚区,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向来被誉为“重庆后花园”。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些东部的污染企业将目光投向这里。北碚区一位负责人说,作为重庆主城一个经济实力较弱的区,我们也渴望加快发展,但是我们不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政绩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据此,该区有关部门严格把关,所有在这里落户的企业都必须经过专家组考察和环保部门评估,才能进入最后的终审阶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3年,一家来自沿海的企业看好北碚区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准备投资10亿元兴建一个大型水泥厂。但是专家组考察和环保部门评估后认为,这个水泥厂的经济效益虽好,但是粉尘污染太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项目最终被拒绝。

    2004年北碚区接到一家公司在缙云山下建一个奶牛场的申请,但经过考察发现,奶牛场产生的粪便不仅会影响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也有可能污染山下的嘉陵江及其支流,最终此项目被否决。4年来,仅北碚区就拒签此类项目涉及资金60亿元。

    璧山县离重庆主城近,近年“主城西进”战略展开后,吸引了诸多企业前来落户。璧山县对这些企业提出了“先过环评再入驻”的要求,据此曾在一年间拒绝10多家污染企业,投资额达6亿元。璧山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先后关闭了污染严重、能耗严重的小造纸厂、小钢铁厂、小电镀厂、明焦厂近30家。

    据悉,忠县近年因污染问题拒绝外来投资10亿多元。江津市德感工业园也曾在一年间拒绝投资额达3亿元的污染项目。江津市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德感工业园虽然暂时减少了一些投资项目,但赢得了社会信任,吸引了一些大型环保企业主动前来洽谈投资。

 
 
 相关链接
· 各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奏响资源环境和谐乐章
· 贵州省环保局:贵州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
·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前三季度环境质量状况
· 环境与发展专家报告指出:我国面临八大环境挑战
· 国家环保总局:我国新增6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 我国单位GDP能耗有望下降 资源环境压力依然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