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北廊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追求动态整体和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6日   来源:经济日报

    河北省廊坊市在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统筹协调各种关系,追求动态的整体和谐,着力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廊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产业定位“选商引资”,从注重综合经济效益和安排劳动就业两个方面考虑,把产业发展目标集中到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上。廊坊市已有9个省级以上科技园区、8个市级科技园区、25个科技示范基地,吸附了清华科技园、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等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到此兴业办厂,引进高技术人才240多人,形成了以园区、基地为辐射源带动周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共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1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55%。

    廊坊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解决就业等相关社会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十五”以来,共投资50多亿元资金,重点发展了金属制品、林板加工、家具制造、农产品食品加工、会展旅游等6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去年至今,全市为农村共引进产业化项目570个,总投资超过15亿元,不仅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广泛就业,还实现了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这两大措施不仅使廊坊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度,而且带来了高效益———利润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一倍多,万元产值煤耗指标比全省平均水平少五成,城市人口登记失业率比全省少七成,城镇人口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多两成,农民工人均收益比全省平均水平多三成。

与此同时,廊坊人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绿化、宁静”五大工程,先后改造拓宽城区道路36条,完成了92个市区游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75项绿化工程,规划绿化工程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了36.5%,市区绿化面积已经达到1076.2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拥有绿地11平方米。并大力整治环境污染,先后限令取缔了上百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拒绝了总投资达50多亿元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使城市居民燃料气化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36天。该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近年来,廊坊市政府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20多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71%。建成各类幼儿园780所,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建设了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新建了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场等体育设施,构筑起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先后投入卫生保障资金4.5亿元,相继完成了市疾控中心,8个县、市疾控中心建设,新建、改建乡以上卫生机构159个,还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并资助8292名生活困难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09.72万元,对3366人实施了有效救助。将社会保障范围由最初的城镇“三无”人员扩大到现在的社会上所有困难家庭,到今年年底,全市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农村家庭将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21元。

 
 
 相关链接
· 河北前10月整体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投资增速平稳
· 河北省沧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向精深走向沿海
· 河北山西发挥能源优势 联手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 河北省政府颁布若干政策指导意见 鼓励企业创新
· 河北唐山工业重心向沿海转移发展海洋经济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