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刘浦泉)记者从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禁止乡村民俗旅游户加工游客自行采摘的野菜等食品,以避免游客误食有毒食物及由此带来的责任不清问题。同时,乡村民俗旅游户向游客提供现场宰杀的畜禽,应当经过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
根据即将施行的《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乡村民俗旅游户采购食品原料应遵守进货验收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并留存备查;自种蔬菜、水果等食品应保证无毒无害,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制售凉菜做到有专人、专用工具、专用消毒设备、专用冷藏设备;不得使用非食品容器盛装食品及其原料;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用具使用前洗净、消毒;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远离厨房,妥善保管,防止游客误用。
《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还明确要求,乡村民俗旅游户的厨房应当有符合卫生要求的上下水道,并远离垃圾堆 (场)、坑式厕所、粪池等有毒有害场所,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食品从业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明以及接受食品卫生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合格证,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乡村民俗旅游户是指以乡村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方式为特色,向游客提供观光、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的农户。目前,北京市有1.7万户民俗旅游户,从业人员约5.5万人,去年接待游客1228万人次,总收入达10.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