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9日电(记者 杨三军)遥感监测显示,三峡库区自实施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这是记者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正在成都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了解到的。
水土流失被专家称为长江的“头号生态问题”。为治理长江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从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治”工程,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抑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并兼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正因为如此,我国将三峡库区列为“长治”工程的工作重点,利用国家专款和地方政府组织的资金,在长江两岸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各种果树、草类和封山育林,同时帮助农民将山坡上的农田改为梯田,推广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农业耕作方法,建设水利设施等。
重庆市拥有三峡库区约85%的面积。据该市副市长陈光国介绍,为加快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切实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全市仅在“十五”期间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8.5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其中,通过实施库周绿化带建设、库区消落带综合整治等措施,共治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7900平方公里,使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