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2月10日电(记者姜雪城 马俊)
从门庭冷落到患者渐增
农民患常见病后就诊或者住院,乡镇卫生院本该是首选。但是在2005年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好多农民患者宁可多花钱去城里的大医院也不愿意就近到乡镇卫生院。近日记者采访发现,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多年门庭冷落的乡镇卫生院又一天天红火起来。
崇岗镇卫生院是平罗县辖区面积最大的乡镇卫生院,2003年全院日均就诊人数还不足10人,当年业务总收入仅10余万元。而从2005年开始,这所卫生院的就诊人数和业务收入出现大幅度攀升,今年上半年就诊人数达到7800人次,业务收入达到33万元。
"院里规定下午5点钟下班,可是过去下午4点钟左右人已经走光了,农民多次上门找不见大夫,渐渐地也就不愿意再来。"院长薛金祥直言不讳,"现在24小时都有专人值班,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明显好转,治疗环境也有所改善,前来就诊的农民自然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姚伏镇中心卫生院门诊人数月均增加了500人次。走进这家卫生院的门诊楼,记者看到有不少农民前来就诊或者买药。正在治疗室输液的灯塔村妇女毛金凤说:"现在卫生院的药价比过去便宜了,服务态度也好了,村里人生病不再跑远路去县医院,头疼脑热到村医疗站吃药打针,稍微重点的病就来这里治疗。"
从行政任命到竞聘上岗
平罗县总共13个乡镇,原来有21所卫生院,各类人员近400名,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此次改革中,将日均门诊人数50人次以下的部分乡镇卫生院撤并整合,设置为6所中心卫生院和7所一般卫生院。
机构整合了,人员怎么办?据县卫生局介绍,从院长到职工全员竞聘上岗,落聘者年龄大的内部退养,年龄小的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交流调剂,仍然未被聘用者待岗培训,一年后还无法上岗的则予以辞退或者解聘。对院长考核不再设经济指标,而是看服务质量和卫生安全。
经过公开考试、演讲、面试及民主评定,今年4月初,从44名竞聘者公选出的13名院长走马上任。"过去对乡镇卫生院院长是行政任命且静态管理,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实施动态管理,一年一考核,如果干得不好立即下台。"县卫生局副局长赵军说。新院长们则纷纷表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或许稍有懈怠年底考核就会从院长变成普通职工。
在职工竞聘上岗中,各乡镇卫生院均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彻底打破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落实"按岗计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受聘上岗者普遍心生危机感,开始努力工作。灵沙乡卫生院妇产科大夫王雪琴说:"现在工作丝毫不敢马虎。如果下一年竞聘不上,伤面子事小,丢饭碗事大。"
从坐诊卖药到拓展服务
分析过去乡镇卫生院与农民渐行渐远的原因,关键还是其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弱化,走进了以经营为主的误区。继去年将乡镇卫生院改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后,今年平罗县又全面推行"零利润药品进农村"措施,全县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总体下降了近50%。
此前药品自主采购利润较高,乡镇卫生院普遍致力于"坐诊卖药",农民很难得到良好服务。现在规定药品统一由政府招标采购配送,乡村医疗机构必须统一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和药品最高限价。如一盒治感冒的柴胡针剂由原来的2元钱下降为现在的1元钱,一支头孢派酮针剂售价由18元下降为10元。药品利润被拧干,乡镇卫生院开始转变生存理念,千方百计拓展业务。
"我们不折不扣地执行药品零利润销售政策,全院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3%,今年收入主要靠增加辅助治疗科室,如烤电、针灸、按摩等。"高庄乡卫生院院长黄敏说,现在,院里的针灸、理疗、X光机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全部重新派上了用场,尽管卫生院从中得不到多少利润,可是对农民看病有很大好处,有些常规检查不用再去县医院了。
"乡镇卫生院为俺们农民做体检,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姚伏镇小店子村的农民说。今年平罗县乡镇卫生院把为农民体检作为"民心业务",而且大幅降低收费标准,肝功、B超、心电图等检查只收取成本价40元。卫生院将体检报告以密封送递方式送到本人手中,有病的建议到医院治疗,避免病患恶化;同时逐一为体检农民建立健康档案,真正体现了农村卫生服务以预防为主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