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座国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15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李斌、王丽)到12月15日,我国首座国产化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5周年。机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中的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商用核电站中值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家指出,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和运行,极大提升了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4年,秦山核电站的WANO指数在全球250多个压水堆核电站中排名第78位,9项主要性能指标中有5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内地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核电站,它是继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首座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

    作为我国核工业立足自主创新建造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17.75亿元。自1991年并网发电至今,秦山核电公司已经过了9次换料检修,机组目前正处于第9个燃料循环阶段。

    运行15年来,秦山核电站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今年11月底,机组累计发电285亿千瓦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上交各种税费超过17亿元。去年5月就已还清全部贷款本息共23.8亿元,还积累了乏燃料后处理费用8.6亿元。

    “机组运行15年,相当于减排了近20万吨二氧化硫、3000多万吨二氧化碳。”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何小剑说,由于核电是一种更为清洁、安全的能源,秦山核电站的建成与成功运行,不仅弥补了华东地区的电力市场需求的缺口,还减轻了长三角地区的环保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何小剑说,15年来核电站没有发生任何二级及二级以上运行事件和超标排放事件。“三废”排放控制有效,排放物核素含量最高的仅为国家规定标准限值的百分之二、最低的仅为标准限值的十万分之几。

    去年底,浙江省环保局综合历年的监测结果后认为,秦山核电站未对其周围辐射环境产生可察觉的影响。

    我国首座国产核电站期待“延年益寿”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李斌、王丽)走完“人生一半旅程”的我国首座国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试图通过建立设备老化数据库、开发安全评价技术等方式,为“延年益寿”做准备。

    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一座国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设计寿命为30年,迄今已经安全运行15年。

    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何小剑说,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最早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其设计寿命期限内和退役时所要经历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工作都将是国内核电站的首次,“这些工作对我国完整掌握核电技术意义重大”。

    设备老化是设备失效的一种自然模式,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也为机组的延寿工作奠定基础。何小剑说:“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机组老化管理与延寿、废物后处理、电站退役准备等技术和管理开发工作。”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通过系统性的数据收集,利用设备安全评价技术,经核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审评,使设计寿命40年的核电机组延寿到60年。迄今为止,我国在核电机组的延寿方面还没有经验。

    建立设备老化数据库和相应的安全评价技术是核电机组延寿的基础性工作。“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开展。我们将建立设备老化数据库,研究设备老化机理,开发设备安全评价技术。”何小剑说,秦山核电站启动延寿工作,既能延长机组运行寿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为后续核电站的延寿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设计年负荷因子65%,机组设计寿命30年,工程总投资17亿多元。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并网发电。

 
 
 相关链接
· 曾培炎考察江苏田湾核电站时强调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 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2005-04-20)
· 国防科工委:秦山核电站运行15年没有核安全事故
· 中广核岭澳核电站核燃料组件国产化获重大进展
· 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升负荷至75%额定功率进行试验
· 8月31日: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