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秦山核电站安全运行15年 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12月14日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获悉,走过15周年的秦山核电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6年11月底,秦山核电站累计发电28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上缴各种税费超过17亿元;自投运以来,没有发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任何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件。

    15年前的12月15日,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我国内地从此结束了无核电的历史。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何小剑介绍说:“核电站三道安全屏障完整,对核电站及周围的长期环境监测结果表明,15年运行没有造成环境污染,未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仍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机组运行15年,相当于减排了近20万吨二氧化硫、3000多万吨二氧化碳。”

    另据了解,通过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不断实施自主技术改造等措施,近年来,秦山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了显著提高,机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性能指标多项达到世界商用核电站中值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2—2004年,秦山核电站创造了连续3年没有发生非计划停机停堆,接连在3个燃料循环中实现了持续功率运行331天、443天和448天的国内同期核电机组最高纪录。

    何小剑说,“核电站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诀窍是很难用金钱买来的。”基于对30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的真正掌握,以及对电站各系统和设备的深刻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秦山核电站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对电站不断实施技术改造。15年来,共进行技术改造项目1842项,完成了如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改造、辐照监督管支撑结构改造等特大技术改造项目19项,重大项目47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了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核电人才的摇篮”,这里走出了1170多位中高级核电管理、运行和维修人才,担任其他核电公司副总经理以上职务的就有30多人,成为当前我国核电事业加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又讯 我国有关机构正在积极推进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CNP1000项目,有关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介绍,CNP1000项目历经6年时间,投入了2亿多元进行设计,它集中吸取了中国核电几十年来设计、建造、运行的经验,是在消化吸收8个引进核电机组(大亚湾、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产物,是中国40多年来核动力科研技术开发的结晶,同时也是广泛国际合作的成果。

    据了解,CNP1000项目将作为秦山核电站的扩建工程落户浙江海盐的方家山。目前,项目建议书、厂址选择安全分析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经上报有关部门。

 
 
 相关链接
· 国防科工委:秦山核电站运行15年没有核安全事故
· 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升负荷至75%额定功率进行试验
· 宝钢高温合金特种材料进入核电站“心脏”
·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优良进展顺利
· 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田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成功
· 秦山二期核电站首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暨扩建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