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至今已过了25个年头。25年来,每到植树时节从城市到乡村都能见到父母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青年人呼朋唤友,走向荒山、田野、路旁、堤畔义务植树。厂矿、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也已形成惯例自觉履行植树义务积极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行动中。在这些绿化大军中,中直机关、全国妇联等部门和系统,以及解放军和青少年走在前面,成为绿化祖国的生力军。
中直机关
扎实推进义务植树工作
1982年以来,中直机关积极响应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号召,在京郊建站造林绿化荒山。先后有42万多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劳动,投工近115万个,共完成义务植树任务422万株,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100%。25年来,中直机关先后有10人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绿化劳动模范,55个单位被评为首都绿化红旗单位,234人次被评为关心重视首都绿化美化工作的部级领导,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8个、全国绿化先进单位22个、绿化积极分子2000多人。
青少年
青春在绿色中闪光
1981年以来,团中央积极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999年团中央联合发起了“保护母亲河行动”。截至目前,有3.5亿多人次青少年参与行动,建设造林工程2018个,面积达421万亩。
面向青少年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团中央确立每年3月9日为“保护母亲河日”,以“母亲河,我与你同行”等为主题,通过电影、图书和音乐会等形式加强青少年生态教育。积极开展以“植绿护绿、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为主题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
突出实践育人功能,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生态监护、“请跟我来,天天环保”、“保护母亲河号”航船创建、“青春在绿色生态工程中闪光”、江河流域生态环保、“百支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百村结百对”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生态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增强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
妇女
撑起义务植树“半边天”
25年来,我国亿万妇女积极投身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众多治沙模范、绿化标兵、三八红旗手和绿化状元等先进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撑起了国土绿化事业的“半边天”。
牛玉琴,是陕西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的村民,她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在毛乌素沙地南部沙区植树种草,向沙漠挑战。她带领全家人连续奋斗 20多年,治理绿化沙漠11万亩,植树1800多万株,硬是将风沙逼退10公里。
这样的妇女绿化模范人物还有千万个。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广大妇女以多种形式投身于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每年有1.2亿—1.5亿人次妇女参加义务植树,建立各级“三八绿色工程”基地20多万个,总面积超过1亿亩。先后在31个省区市建立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253个。“三八绿色工程”与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培育林果深加工。植树造林,发展绿色产业,在带动妇女就业和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军
铸就绿色长城
多年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投身营区和驻地的生态建设,为国土绿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以来,全军有280多个单位和260多名个人受到了绿化表彰,近百项大型生态工程被命名为省级以上示范样板工程,军队系统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
25年来,全军发挥突击队、生力军作用,成建制、大规模参加和支援国家及驻地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先后投入3000多万人次,义务植树3.6亿株,飞播造林8000多万亩。北京军区某部队支援驻地完成了京张、宣大公路100多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任务。陕西省军区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10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使1020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的生态得到有效恢复。贵州省关岭县人武部在石漠化地区成功造林12万多亩,开创了世界先例。成都军区开展的“栽下世纪林、保护母亲河”和“百万民兵绿长江”活动,都已成为引领驻地群众治荒致富的样板工程。(记者高保生)
延伸阅读
25年全民义务植树成就
●全国有104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492亿株。
●全国森林覆盖率由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
●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目前的31.66%。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80年代初的3.45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7.39平方米。
●全国人工林面积由80年代初的0.28亿公顷提高到目前的0.53亿公顷,即7.95亿亩居世界第一。